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

 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,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州。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及遗址。

  出产的瓷器“青如天,明如镜,薄如纸,声如磐,滋润细媚有细纹。”制作精美光彩绝伦,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。

  柴窑瓷器特征

  柴窑是以五代时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之姓命名的窑口,是历史上著名的御窑。据明人曹昭写的《格古要论》记载,后周显德时(公元954——959年),世宗柴荣在郑州一带建立的,据说当窑建成后烧数窑不成,最后移到新郑以南才烧成功,当时制瓷工匠向皇帝请示烧造款式和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时,柴荣说:“雨过天青云破处,这般颜色做将来”。

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(图1)

  于是工匠们便按照要求苦心设计、精心制作,终于烧出“青如天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罄”的产品。烧出的瓷器滋润细腻、有细纹(即细小开片),技艺精绝,为当时诸窑之冠。只是柴窑的产品有限,瓷片又薄,所以传世的柴窑器很少见整器,大多为碎片,由于烧造时间短,很难得,曾有“片柴值千金”之说。较早记载见明宣德三年(1428年)吕震编写的《宣德鼎彝普》一书,“内府所藏,柴、汝、官、哥、定名窑器皿”,后因柴窑只闻其名,不见传世品,也未发现窑址而很少提及。柴窑瓷器为诸窑之冠,曾由资料记载描述:柴窑最贵,世不一见。柴窑烧制成本高、烧成率低,所以现存于世的柴窑次数量稀少。烧造一柴窑,需要近两千斤的松 木,成本高,二来柴窑烧造工艺要求非常高,少有疏忽烧造的柴窑就会出现意外,经济损失巨大,此外柴窑烧造对温度非常考究,温度偏高偏低都会影响瓷器质量 ,因此成品率低

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(图2)

  文物价值

  世宗帝柴荣曾御定御窑瓷:“雨过天青云破处,者般颜色作将来”,以象征未来国运如雨过天青。

  明文震亨在《长物志》中写道:“柴窑最贵,世不一见……青如天,明如镜,薄如纸、声如磬”。

  清兰浦、郑廷桂在《景德镇陶录》一书中也说柴窑瓷:“滋润细媚,有细纹,制精色异,为诸窑之冠”,还说柴窑瓷久不可得,得到残件碎片,也当珍宝,用作服饰、帽饰;柴窑瓷片光芒夺目。

以上是“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”的全部内容,本站系口粮站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,违者必究!!!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,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,敬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文章

瓷器上的乾隆御题诗

乾隆帝不仅酷爱书画艺术,对各类工艺美术亦非常嗜好,特别是对瓷器艺术更为偏爱。在乾隆帝浩若烟海的诗篇中有一批专门题咏瓷器的,约为199首。

景德镇熊国华陶瓷艺术作品欣赏

熊国华,国家一级陶瓷技师、江西省工艺美术师、高级工艺美术师、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、高岭陶瓷研究所研究员、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学会常任理事。

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的秘密

我国古陶瓷学界普遍认为明代正统、景泰、天顺这三朝的瓷器陷于衰退期。这三朝官窑瓷器,由于不书年款,其整体面貌模糊不清,陶瓷史上称其为“空白期”或“黑暗期”。

怎么分辨景德镇瓷器真假?

随着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,如何鉴别景德镇瓷器真假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。我们将介绍一些鉴别景德镇瓷器真假的方法,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一中国文化的瑰宝。

追溯灿烂的景德镇陶瓷文化

景德镇陶瓷文化从五代到清代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,这在世界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陶瓷的杰出代表。

家居陶瓷个性化定制的设计方法

家居陶瓷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。本文通过分析家居陶瓷制品的现状,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,探讨家居陶瓷的设计方法。

下一篇文章
电话/微信:136-5798-8982